我最喜愛的老師
"上課!""老師好!"我們依然清晰地記得高二時第一次上王老師生物前的問好,王老師停頓了一兩秒,對同學們說了句:"同學們好!在我的課上不用問好,這樣能留更多時間上課。"就這樣,王老師給同學們留下了與眾不同,務實,敢于創新的第一印象。
在接下來的兩年學習中,果然王老師以她的務實,創新帶領大家在生物學習中過五關斬六將,創造了不少佳績。
王老師是我們所以任課老師中比較年輕的一位,與學生有不少共同語言,善于從我們的角度設計課程,分析錯誤。隨著理綜合卷,六分一道的選擇題的得分決定了最終的總分。王老師通過日常批改中對我們每一道題目錯誤率的統計分析發現,隨著不斷的訓練,同學們大題的解題能力日益增強,但選擇題失分依然嚴重。對于這一現象,王老師在課堂上改變了先講大題再講選擇題的模式,重點講解選擇題。在與同學們的互動中細心的王老師歸納總結了同學們選擇題丟分的錯誤原因,又在廣泛征求同學的意見后設計成表,讓每一位同學夾在自己最掌握最差的一本生物書的內封頁,帶領同學們用數據發現自己的死穴。
在高二時,我的生物基礎并不扎實每次考試分數低于班級平均分,很慚愧地讓生物成了我的薄弱學科,王老師對我十分關注。進入高三以來,沒有了政治學科學考的壓力,我決心狠抓生物。在一次與王老師的談話后,王老師作出了讓我每天面批生物作業的決定。第二天起,我便每天拿著作業去請教王老師。起初,我基礎弱的事實暴露無遺,幾乎每一題都要王老師講解。記得每次講解完,王老師總是提醒我要多看書。慢慢地,我的生物成績有了進步,從高二時的低于班級平均分到了不讓生物拖總分的后腿。這些可喜的進步都離不開王老師的耐心輔導。